卢德铭(1905年6月9日-1927年9月23日),又名继雄,字邦鼎,号又新,四川自贡人,中共党员,秋收起义总指挥。
卢德铭自幼聪明好学,活泼喜动,最初读过几年私塾,十四岁到白花镇读高小。一九二一年小学毕业后,考入了成都公学。在五四运动浪潮的席卷下,他认真研读《新青年》《共产主义ABC》等书刊,逐渐接受了共产主义思想的影响。
卢德铭是黄埔军校第二期学员,在学习期间参加了中国共产党。孙中山曾说:“全校学生要以德铭为学习楷模。”一九二五年二月初和十月一日,广州革命军进行了两次东征,东征的主力军是黄埔军校的学生。卢德铭担任侦探长,率领学生军六十人参加东征。东征胜利后,他留在黄埔军校组织科工作。一九二五年三月,军校政治部主任周恩来曾函调卢德铭到海丰帮助训练农民自卫军。我党领导的叶挺独立团在广东肇庆组成时,卢德铭同志即从黄埔军校调到独立团。
1926年5月,独立团作为北伐的先遣队,卢德铭担任独立团第一营第四连连长。独立团攻无不克,战无不胜,威震全国,被誉为“铁军”。卢德铭指挥得当,身先士卒,英勇奋战,在汀泗桥战役中升任营长。第二年5月,独立十四师师长夏斗寅叛变革命,勾结四川军阀杨森部进攻武汉。卢德铭率所部随叶挺领导的二十四师击溃夏斗寅叛乱部队,保卫了武汉国民政府。之后,卢德铭担任武汉国民政府警卫团团长。
1927年6月,国民革命军第二方面军总指挥部在武昌成立警卫团,卢德铭受中国共产党的委派担任团长。1927年8月1日,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。8月2日,他率部开赴江西,未赶上南昌起义,遂转移到江西修水与平江、浏阳农军会合。9月,卢德铭率警卫团参加毛泽东领导的湘赣边界秋收起义,任工农革命军第1军第1师总指挥、中共湖南省委前敌委员会委员。起义受挫后,在9月19日的文家市前委会议上,毛泽东主张放弃攻打长沙,把起义军转移到敌人力量薄弱的农村山区。卢德铭坚决支持毛泽东的主张,认为再攻长沙就有全军覆没的危险。这一意见,对于会议统一思想起到了重要作用。会议经过激烈争论,最后通过了毛泽东的正确主张,决定部队沿罗霄山脉向南转移。
9月25日拂晓,起义军从芦溪出发南进。当行进到山口岩时,后卫第3团遭到敌军伏击。在这危急时刻,卢德铭挺身而出,率领一个连的兵力前往增援。他指挥部队抢占制高点,用猛烈的火力还击敌人,同时指挥被打散的第3团官兵迅速向前卫部队靠拢。在这场恶战中,卢德铭不幸身中数弹,壮烈牺牲,年仅22岁。
人物评价精选:
何应钦视察黄埔军校时赞到:“这个卢德铭,文武兼备,将来会是一个将才。”
孙中山在黄埔军校典礼上称赞:“革命需要大批有为青年,大家要以卢德铭为楷模。”
叶挺在第一次北伐成功后称赞:“德铭身先士卒,有勇有谋,实为我军栋梁之才。”
毛泽东在听到噩耗时,痛惜不已,他悲愤地大呼:“还我卢德铭!”还称曾赞他:“德铭同志为革命保留了火种,他是一名出色的军事指挥员,他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,是战斗的一生。”